为帮助新生明确学习方向、提升就业竞争力,9月18日晚,蒙古学学院在崇文楼B401教室开展“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设置解读”主题入学教育讲座。学院社会学系主任青春担任主讲,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全体新生参加。
青春立足社会需求与行业前沿,结合同类院校专业建设经验及行业专家观点,系统解读非遗保护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。讲座聚焦“就业导向”核心,从课程设置逻辑、核心课程内涵、实践教学体系三维度展开分析,强调“理论-实践-创新”三维培养模式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院校非遗专业特色,突出本专业在呼伦贝尔地区非遗保护的差异化优势,并详细阐释《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》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保护》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》等核心课程的就业关联价值。
讲座现场互动热烈,新生纷纷表示对专业发展路径与就业前景有了清晰认知。此次入学教育通过“专业解读+就业引导”双线融合,有效搭建起新生从入学适应到职业规划的过渡桥梁,为培养“懂非遗、会保护、能创新”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,彰显了学院“以就业促培养”的教育理念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