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5日至6日,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主办、我校承办的京津冀蒙高校联盟农科联盟第二届会议在我校召开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理事长王涛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杨冬梅、呼伦贝尔市教育局局长杨忠镇等应邀出席,来自北京农学院、天津农学院、河北农业大学、内蒙古农业大学及我校等17所联盟高校的75位代表参会。校党委书记李文阁,党委副书记、校长张玉柱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。

开幕式上,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杨冬梅,农科联盟主任单位、本次会议主办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刘永斌先后致辞。

校党委书记李文阁代表承办单位致辞,他表示,呼伦贝尔学院作为京津冀蒙高校联盟常务理事单位、农科分联盟主要成员单位,深感荣幸承办此次会议。他指出,京津冀蒙高校联盟自成立以来,秉持协同创新理念,在教育资源共享、人才培养协同、科研合作等方面为四地各高校搭建了共促发展的广阔平台;农科分联盟作为重要组成部分,始终围绕农业科技创新、乡村振兴、绿色农业发展等国家战略需求,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,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。李文阁提到,呼伦贝尔学院地处农牧交错带,在草原畜牧业、寒地农业研究等领域积累了一定经验,期待在学科交叉融合、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借鉴联盟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,更希望以此次会议为纽带,让联盟高校在守望相助中越走越近,越处越亲,共促发展。

张玉柱主持了主旨报告环节。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农林教育分会理事长王涛教授,浙江农林大学原党委书记、国家级领军人才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规划组成员宣勇教授,分别作题为“新时代农林高校高质量发展任务和标志”“高校战略规划与实施:从理论到实践”的主题报告,为联盟高校农科发展提供了前沿思路与实践路径。

为推动联盟成员的务实合作,会议设立了合作项目发布环节。在广泛征集联盟单位共享资源与合作需求的基础上,凝练出“道地药材资源开发与人才培养”“京津冀蒙大学生食品创新创意大赛”等8个第一批合作项目。各牵头高校负责人依次上台发布项目,详细阐述政策背景、实践基础、合作内容及机制。我校农学院张华英博士代表学校,就“农牧交错带轮作模式与绿色增效种植技术协同创新联盟”合作项目进行了现场发布,展现了我校在特色农业领域的探索与担当。
改革经验交流分享环节中,北京农学院、天津农学院、河北工程大学、河北北方学院、内蒙古农业大学、内蒙古民族大学及我校等7所高校代表,分享了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方面的典型经验。张玉柱以“呼伦贝尔学院以应用转型践行教育戍边的实践与探索”为题,介绍了我校推进应用转型教育戍边的特色实践与经验。
会议期间,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我校农科科研教学实践基地——中国农业科学院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、呼伦贝尔恒屹农牧业股份有限公司马铃薯新品种选育试验基地等,直观了解我校在相关领域的实践成果。

本次会议进一步凝聚了联盟单位在协同推进新农科建设、立足优势特色资源科技强农、打破区域壁垒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的共识,共绘了携手并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。会议确定,北京农学院为2026年京津冀蒙高校联盟农科联盟第三届会议的承办单位。
会前,与会代表参观了我校校史馆,深入了解学校发展历程。我校党政办公室、教务处、发展规划处、研究生处、科学技术处、农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与会议相关工作。会议在农学院师生志愿服务保障下圆满落幕。

